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今年以來,中國證券行業(yè)并購大潮來襲,在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兼并重組獲批之后,市場將目光轉向了“中信系”券商中信證券(600030.SH)和中信建投(601066.SH)。
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聯(lián)合重組的傳聞已有多年,近期,預期似乎有升溫跡象。
11月7日、8日,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相繼官宣,分別聘任鄒迎光、金劍華為各自公司總經理。
交叉換將,是否意味著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聯(lián)合重組為期不遠?目前,兩家公司均未回應,市場也只是猜測,有待公司正式公告。
備受關注的是,中信建投曾是中信證券聯(lián)合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建銀投資”)收購華夏證券而設立的,原本是其控股子公司,后受監(jiān)管政策要求而將其控制權轉讓。
中信證券是靠一路并購而迅速成長起來的中國券業(yè)“一哥”。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資產總計高達1.73萬億元。這一規(guī)模,相當于行業(yè)老二、老三國泰君安和華泰證券資產之和。
如果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真的完成聯(lián)合重組,中國券業(yè)將產生真正的“巨無霸”。
交叉換將引發(fā)重組猜測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終于迎來了新任總經理。這一次,是交叉換將。
11月8日晚間,中信建投發(fā)布公告,當日,公司召開的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聘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議案》,同意聘任金劍華為公司總經理。
1971年出生的金劍華,曾任中信證券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北京)、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委員、金融行業(yè)組負責人、裝備制造行業(yè)組負責人、并購業(yè)務線負責人、公司高級管理層成員,金石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中信產業(yè)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中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寶鋼包裝董事。
從上述工作經歷看,金劍華大部分工作經歷在中信證券系統(tǒng)。
在中信建投官宣聘任總經理的前一日,即11月7日晚,中信證券也發(fā)布人事任免公告,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同意聘任鄒迎光為公司總經理。
1970年出生的鄒迎光,工作經歷更為豐富。曾任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外科醫(yī)生,后轉行金融業(yè)。曾在中信建投的前身——華夏證券海淀南路營業(yè)部擔任機構客戶部經理,后出任華夏證券債券業(yè)務部高級業(yè)務董事。
2005年,中信建投成立,鄒迎光作為元老之一,曾先后擔任中信建投債券業(yè)務部總經理助理、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兼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直到2017年,鄒迎光加入中信證券,擔任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經營管理委員會執(zhí)行委員。
2023年10月,鄒迎光又回到了中信建投,擔任公司黨委委員、執(zhí)行董事、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執(zhí)行董事、財務負責人。一年后,再次回到中信證券。
鄒迎光的工作履歷顯示,其主要工作經歷是在中信建投,也有中信證券工作經歷。
上述兩人均有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習經歷。交叉換將,二人均有中信證券工作經歷,市場猜測,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聯(lián)合重組為期不遠。
長江商報記者發(fā)現(xiàn),2020年以來,針對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的合并重組傳聞不斷。如今,是否真的如市場猜測那樣,還有待兩家公司正式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建投現(xiàn)任董事長王常青出生于1963年6月,已近62歲,屬于超期服役。
此外,11月5日,中信建投高管張志斌因為工作變動離職。公司監(jiān)事會主席周笑予、首席風險官彭文德分別于1964年、1966年出生,也將面臨到齡退休。
靠并購成長起來的券業(yè)“一哥”
作為并購重組傳聞中的主角之一,中信證券已經成長為中國券業(yè)“一哥”。
中信證券成立于1995年10月,2003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交易,2011年在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掛牌上市,是中國第一家A+H股上市的證券公司。
官網顯示,中信證券業(yè)務范圍涵蓋證券、基金、期貨、外匯和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通過全牌照綜合金融服務,為國內外企業(yè)客戶、機構客戶、高凈值客戶、零售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解決方案。目前,公司擁有6家主要獨立業(yè)務子公司,分支機構遍布全球13個國家,中國境內分支機構和網點400余家,華夏基金、中信期貨、金石投資、中信證券資管等主要控股子公司均在各自領域中保持領先地位。
中信證券規(guī)模優(yōu)勢顯著,是首家資產規(guī)模突破萬億元的證券公司。主要財務指標連續(xù)十余年保持行業(yè)第一,各項業(yè)務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中信證券的資產規(guī)模增長較快。2015年底至2018年底,總資產均為6000億元左右,2020年底,公司資產總額首次超過萬億元,達到1.05萬億元,到今年9月底,總資產為1.73萬億元。
資產規(guī)模迅速擴大,與并購擴張直接相關。
2004年,中信證券收購萬通證券。2005年,公司聯(lián)手建銀投資重組了華夏證券,成立了中信建投。大約是2010年初,因為監(jiān)管要求,中信證券將所持中信建投大部分股份轉讓,目前,其仍然持股4.94%。此外,中信集團旗下的鏡湖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53%。
2006年,中信證券收購金通證券。七年后的2013年,中信證券收購了里昂證券。
2019年,中信證券再出大手筆,以134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廣州證券。
也是在完成廣州證券之后,中信證券的資產規(guī)模一舉突破萬億,當仁不讓地坐上了券業(yè)“一哥”之位。
備受關注的是,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合并重組的可能性。
有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早在2020年就是傳聞不斷,且兩家公司多次否認,但時下的市場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尤其是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的重組成功,為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的合并提供了想象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中信建投經營業(yè)績持續(xù)下滑。2022年、2023年,公司實現(xiàn)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分別為75.07億元、70.34億元,同比下降26.68%、6.45%,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為42.97億元,同比下降24.49%。
今年前三季度,中信證券的凈利潤為167.99億元,同比增長2.35%。而2022年、2023年的凈利潤同比降幅均在7%左右,降幅不大。2006年,中信證券收購金通證券。七年后的2013年,中信證券收購了里昂證券。
從經營業(yè)績方面看,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也存在合并重組空間。
截至今年9月底,中信建投資產合計為5547.40億元,居中國券商行業(yè)第10位。
如果上述兩大券商合并,其資產合計將達2.29萬億元。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