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汪靜
鋰電材料擴產大軍浩浩蕩蕩,當升科技(300073.SZ)不甘示弱,拋出大手筆擴產計劃。
近日,當升科技公告,公司聯(lián)合蜀道新材料分別與射洪市人民政府、攀枝花釩鈦高新區(qū)管委會簽訂合作協(xié)議,將合作建設30萬噸/年磷酸(錳)鐵鋰項目、20萬噸/年三元正極材料生產項目,計劃分別投資70億元、100億元,合計170億元。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產業(yè)鏈的大舉擴產,引發(fā)了行業(yè)關于產能過剩的擔憂。據高工產業(yè)研究院預計,主要鋰電池材料到2025年的產能規(guī)劃已全部過剩,其中磷酸鐵鋰規(guī)劃總產能相當于當年預計需求的4倍。
170億元大手筆擴產,當升科技或面臨產能消化難題。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當升科技是國內正極材料龍頭企業(yè),乘新能源東風,當升科技在2021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共計賺得近26億元。
不過,二級市場上,投資者對當升科技熱情降溫。12月5日,當升科技股價報收61.80元/股,較7月最高點累計下跌47.39%。
大手筆擴產或面臨產能過剩
12月2日晚間,當升科技發(fā)布公告,公司聯(lián)合蜀道新材料與射洪市人民政府簽訂了《20萬噸/年三元正極材料生產項目合作協(xié)議》,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
根據協(xié)議約定,該項目將由當升科技與蜀道新材料合資設立公司作為項目公司建設,或蜀道新材料下屬的新鋰想通過股權轉讓或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當升科技,最終實現(xiàn)當升科技控股后作為項目公司,在新鋰想現(xiàn)有5萬噸正極材料產能規(guī)劃的基礎上,新增15萬噸三元正極材料項目,最終達到20萬噸三元正極材料規(guī)模。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其中新鋰想已陸續(xù)投產的5萬噸三元正極材料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新增15萬噸三元正極材料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分期建設,預計2028年底建成達產,各期項目依據產能釋放情況進行調整。
此外,公司還聯(lián)合蜀道新材料與攀枝花釩鈦高新區(qū)管委會簽訂了《30萬噸/年磷酸(錳)鐵鋰項目合作協(xié)議》,首期項目計劃投資70億元。遠期擬規(guī)劃再建設年產20萬噸磷酸(錳)鐵鋰生產線,遠期項目屆時根據市場行情及當升科技和蜀道新材料投資意向確定建設。
據了解,本次合作方蜀道新材料為A股公司四川路橋的子公司,承接礦產資源和新材料領域業(yè)務。
當升科技認為,加快多元正極材料產能建設,是公司突破產能瓶頸的重要舉措。公司還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yè)市場需求的高速增長,磷酸(錳)鐵鋰作為目前動力和儲能電池正極材料主要選擇之一,需求將持續(xù)快速增長。
隨著新能源行業(yè)的爆發(fā),新能源電池需求大增,資本爭相涌入,鋰電相關產業(yè)鏈均進行大規(guī)模擴張,而這也意味著,當升科技或將面臨行業(yè)產能過剩風險。
高工產業(yè)研究院預計,2022年,我國主要鋰電池材料到2025年的產能規(guī)劃已全部過剩。負極材料到2025年的規(guī)劃總產能相當于當年預計需求的5倍,磷酸鐵鋰為4倍,電解液、6F、VC、PVDF、銅箔均是2倍,隔膜約1.5倍。
中銀證券亦測算,根據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電池的增長趨勢,鋰電池的正極材料磷酸鐵鋰2023年需求量將達68萬噸。然而,2021年中國的磷酸鐵鋰產能就達到該值,而按照各廠商已公布的未來兩年擴張計劃,2023年產能將達283萬噸。同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三元材料,2023年需求量將達54萬噸,而國內產能預計將在2023年達131萬噸。
業(yè)績股價背離
公開資料顯示,當升科技脫胎于北京北礦電子材料發(fā)展中心,2002年便進入鋰電正極材料行業(yè)。在經過六年的發(fā)展后,2008年,當升科技成功研制多元材料和錳酸鋰新產品,進軍動力鋰電市場,并在2010年上市,成為國內首家正極材料上市公司。
2020年以來,受新能源行業(yè)景氣度持續(xù)提升,當升科技業(yè)績大幅度提升。2021年其凈利潤首次突破十億大關,達10.91億元。
2022年上半年,當升科技多元材料產能達到2.36萬噸,在建產能5萬噸,產能利用率119.86%,產量2.82萬噸。與此同時,公司多元材料均價漲幅達到81.82%。
產銷雙增之下,2022年前三季度,當升科技實現(xiàn)營收140.9億元,同比增長172.4%;實現(xiàn)凈利潤14.78億元,同比增長103.18%,雙雙超去年全年。
兩年不到,當升科技已賺得25.69億元。
近年來,憑借著過硬的產品實力,當升科技還打入海外市場,并突進高端供應鏈。當升科技和海外龍頭鋰電廠商SK、LG等合作多年,目前全球前十大鋰電巨頭均是公司客戶,產品覆蓋亞洲、歐洲、美洲等全球三大新能源汽車終端市場。其中,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鼎高科模切設備已進入國際一線消費類電子制造商供應鏈。
2020—2022年上半年,當升科技海外市場營收分別為12.18億元、27.02億元、31.4億元,占比分別為38.25%、32.72%、34.46%。
在2022年半年報中,當升科技表示,公司國際客戶銷售占比已超過70%。
然而,二級市場的表現(xiàn)與基本面背道而馳。今年7月中旬,當升科技股價最高曾達到117.48元/股,此后開始滑坡,12月5日收盤報61.8元/股,累計跌幅達到47.39%,市值較最高點蒸發(fā)282.3億元。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