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武字頭工業(yè)——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滄桑,再次“武動”生風,順勢起航。
當前,武漢工業(yè)整體蓬勃向上的態(tài)勢,打開了城市跳漲空間。這個坐在預言上的中部龍頭城市,今年上半年,GDP實現(xiàn)4560.79億元,增長9.6%,高于全國水平2.2%,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一枝獨秀。
眾所周知,武漢工業(yè),從來就是共和國建設歷程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可或缺。
125年前,張之洞在武漢倡辦實業(yè),奠定其現(xiàn)代工業(yè)基礎,武漢一度成為內陸最大工業(yè)城市。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在漢重點投資建設了一批重工業(yè)企業(yè),武鋼、武重、武鍋、武船等響當當?shù)摹拔渥诸^”企業(yè),讓武漢成為了中國舉足輕重的重工業(yè)基地。從1959年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武漢的工業(yè)總產(chǎn)值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國第四位。至此,“武字頭”成為一個響徹神州的稱謂。
但在上世紀90年代,“武字頭”因為不適應從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的轉變,一度黯然失色。一些老員工談起困難時期的“武字頭”企業(yè),不是痛心疾首,就是淚流滿面。
如何扭轉頹勢?痛定思痛,“武字頭”大力推進國企改革,破冰遠行。沉厚的重工業(yè)基礎,一旦與先進的科技、資本市場結合,便開始產(chǎn)生驚人的“裂變”。
1999年,武鋼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2008年,武漢鼓風機廠華麗轉身,成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企業(yè);
2012年9月,長動集團正式“改名換姓”,嫁入“豪門”。
動則變,歷經(jīng)半世紀的“武字頭”企業(yè),不斷追求、不斷發(fā)展,演繹著它的無限動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加快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jīng)濟”。國企民企融合,成為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重頭戲。
而眼下,“武字頭”,正在行動。就在半個多月前的9月18日,武鋼股份董事長鄧崎琳表示,公司正在研究出臺推行國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的細則。
“武字頭”企業(yè),正在荊楚大地上蝶變新生,重塑輝煌!值此國慶65周年之際,長江商報記者近日進行多方探訪,推出大型報道,詳盡解析“武字頭”昔日輝煌落寞后如何重鑄榮光。
張之洞督鄂期間,實施新政,大興工業(yè),使地處內陸深處的武漢一舉聞名。
奠基
輝煌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在漢重點投資建設了一批重工業(yè)企業(yè)——武鋼、武重、武鍋、武船等響當當?shù)摹拔渥诸^”企業(yè)。
困境
上世紀90年代,不適應從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的轉變,導致寸步難行。
破繭
2003年,武漢市啟動“武字頭”國企改革改制工作以來,武鍋、武重、長動等企業(yè)重新煥發(fā)生機與活力 。
重塑
責編:ZB